鉆孔灌注樁由于其施工工藝成熟、承載力高、適用范圍廣已被廣泛應用于公路、鐵路橋梁等結構工程基礎中。高等級公路大、中、小橋和互通式立交橋, 基本采用鉆孔灌注樁。但是, 由于鉆孔灌注樁是一項隱蔽工程, 為了更好的讓灌注樁提高承載力,而目前在國內普遍采取的灌注樁后壓漿法來實現提高灌注樁的單樁承載力的方法。
灌注樁后壓漿法如何操作
在灌注樁施工中將鋼管沿樁鋼筋籠外壁埋設,樁混凝土強度滿足要求后,將水泥漿液通過鋼管由壓力作用壓入樁端的碎石層孔隙中,使得原本松散的沉渣、碎石、土粒和裂隙膠結成一個高強度的結合體。
水泥漿液在壓力作用下由樁端在碎石層的孔隙里向四周擴散,對于單樁區域,向四周擴散相當于增加了端部的直徑,向下擴散相當于增加了樁長;群樁區域所有的漿液連成一片,使得碎石層成為一個整體,從而使得原來不滿足要求的碎石層滿足結構的承載力要求。
后壓漿法如何提高樁體承載力
在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無論如何清孔,孔底都會留有或多或少的沉渣;在初灌時,混凝土從細長的導管落下,因落差太大造成樁底部位的混凝土離析形成“虛尖”、“干碴石”;孔壁的泥皮阻礙了樁身與樁周土的結合,降低了摩擦系數,以上幾點都影響到灌注樁的樁端承載力和側壁摩阻力。漿液壓入樁端后首先和樁端的沉渣、離析的“虛尖”、“干碴石”相結合,增強該部分的密實程度,提高了承載力
漿液沿著樁身和土層的結合層上返,消除了泥皮,提高了樁側摩阻力,同時漿液橫向滲透到樁側土層中也起到了加大樁徑的作用。以上幾點均對提高灌注樁的單樁承載力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